这组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的1939年,彼时正是运城沦陷时期,照片已经过了后期修复上色处理。
1939年的运城鼓楼,又叫“观学楼”,据史料记载,该鼓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从照片可以清晰看到,鼓楼下方的拱形出入口已被垒球的砖头封死了。1947年,这一鼓楼不幸毁于战火。如今看到的鼓楼系 2015年重修。
山西运城,素有盐运之城的说法。
当时的运城鼓楼
展开剩余58%透过窄小的巷子远眺鼓楼。
这是1939年侵华日军站在山西运城钟楼下的历史旧影。
当时的关岳庙
1939年的运城东大街,远处的鼓楼清晰可见。
1939年的运城钟鼓楼,飞檐挑着战火里的黄昏。
在老照片里,木质斗拱托起的不仅是四百年的风雨,更悬着一柄刺刀的寒光。
飞檐翘角的优雅与步枪的冷硬对撞,青灰瓦当上的苔痕与土黄地面的焦痕重叠。钟鼓楼本是晨钟暮鼓的刻度,此刻却成了战争的时间刻度:士兵的影子压过门洞,像压过一座城的呼吸。它没被炮弹轰碎,却被时代的洪流卷进更复杂的叙事——传统建筑的厚重,托不住一个民族在生死关头的震颤。那些暖黄的老照片底色里,藏着比砖石更硬的东西:是守旧与革新的撕扯,是烟火与硝烟的纠缠,是一个古老文明在血与火中重新定义自己的阵痛。
来源:央记探古
责编:张雅璐
发布于:山西省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