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媒体7月31日援引伊朗媒体对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埃赫桑·奇特萨兹的采访内容显示,伊朗目前正在积极规划将其核心领域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西方的GPS系统迁移到中国的北斗系统。这一决定的背后,是伊朗在与西方国家的长期冲突中吸取的深刻教训。伊朗意识到,过于依赖西方国家的系统,特别是美国的GPS系统,最终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伊朗媒体《伊朗国际》也报道称,伊朗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不再依赖西方的导航系统,转而寻求其他可替代的系统,其中北斗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选择之一。
事实上,这一变化标志着北斗系统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了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本北斗系统在全球范围的应用一直处于增长阶段,而如今伊朗主动寻求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这也为北斗系统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的GPS外,目前只有北斗系统具备了可供选择的成熟程度,因此伊朗的这一选择也算是基于现实的唯一可行方案。
展开剩余74%现代社会已经深度依赖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系统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汽车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无处不在。而在以伊冲突爆发之前,伊朗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伊朗长期以来依赖美国的GPS系统,这一依赖在冲突爆发时给伊朗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成为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GPS系统原本就是由美国控制的军事系统,虽然提供民用服务,但它始终保留着军事用途。因此,西方国家能够通过加密信号对军事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而其他国家则只能使用公开的、未加密的信号,这种差距在和平时期或许不明显,但在战争时期却成为致命弱点。
在以伊冲突中,伊朗不仅受到美国对GPS信号的干扰,还遭遇了以色列通过GPS定位进行的精确打击。伊朗在战争中频繁遇到GPS信号中断问题,甚至造成了大范围的定位错误,这不仅影响了军队的行动,也让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波及,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和导航系统的使用上,很多司机不得不回归到传统的纸质地图上。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意识到仅仅依赖GPS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危险。
伊朗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尤其是在停火协议签署后,国家的优先任务之一便是彻底摆脱对西方国家控制的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伊朗决心采取措施,逐步将GPS系统替换为北斗系统。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奇特萨兹曾明确表示,在冲突期间,伊朗不得不对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进行限制,尽管这给民众带来了不少困扰,造成了社会的不满和企业的损失,但在伊朗政府看来,这一措施是为国家安全所必须的。
现在,伊朗已经开始认真考虑将关键领域的定位服务迁移到北斗系统,计划将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重要领域逐步切换为北斗系统。北斗系统的先进性、精准的定位能力和在亚洲地区的覆盖优势,使得它成为了伊朗政府的首选。更重要的是,北斗系统完全不受美国控制,这使得伊朗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
从伊朗的角度来看,使用北斗系统不仅是一个“选择”,而是为了国家安全和民众福祉的“必然”选择。通过切换到北斗系统,伊朗将能够避免再次在未来的冲突中遭遇GPS系统的干扰和控制。这一举措也意味着伊朗可以更加自主地管理国内的导航系统,不再受制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和制裁。
然而,伊朗是否能够长期坚持这一改变,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这一转变只是暂时的应急反应,且缺乏持续的决心和执行力,那么最终的效果也许并不会理想。相反,如果伊朗能够真正坚持下去,并不断优化北斗系统的应用与本地化,那么它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加独立和安全的未来。无论如何,伊朗的这一变化,预示着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的背景下,卫星导航系统的选择和控制,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于:天津市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