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老年慢病患者会凭感觉吃药,比如头晕才吃降压药,测血糖不高就擅自停药,这种凭感觉服药的误区,对心脑血管的长期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方+ 段江含 拍摄
在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南方+记者就上述问题提问。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于雪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凭感觉服药”确实是一个误区,有时候还会带来一定风险。高血压、糖尿病,还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病,慢性病服药的目的不光是短期内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控制危险因素,避免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加重等严重并发症。
“我们在这里也提醒老年朋友有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不要擅自停药、凭感觉服药。”于雪说。
于雪在会上给了慢性病老年患者三个服药建议:
第一,有些老年患者因为冠心病做完支架或者做了球囊扩张术,一般术后会服用阿司匹林加上氯吡格雷,以这两个药为代表的两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六个月,如果在这期间停药,可能会造成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后果非常严重。
第二,最常用的降脂药是他汀类,吃降脂药的目的是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果长期停药的话,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加速发展,可能会再次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
第三,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停用降糖药或者胰岛素,一旦停药,血糖会有明显波动,一方面会带来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如果长期减药停药,糖尿病会对全身的重要脏器,如心脏、血管、肾脏、眼底和周围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也是不能随便停药的。
关于药品分半服用,于雪提醒,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服用的药物都是一天一次,有很多是缓释片或者是控释片,不要随意对缓释片或者控释片进行自行掰服或分半服用。“如果药片上有明显刻痕或者说明书里提到了可以掰一半服用的,是可以分半的,也建议患者用药品切割器进行准确地分割。分下来的另一半,建议在干燥、闭光环境保存,尽快用完。”
“如果标注的是控释片,这样的药物一般是不能嚼碎或掰服的,否则,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到体内,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于雪说。
于雪建议,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时遵循“遵医嘱、不间断、常复诊”的原则。“如果服药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有一些其他不良反应,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来评估进行药物调整。”
南方+记者 段江含
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